·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资讯快递 > 关注民生 > 异地高考非易事 涉及复杂利益因素首页

异地高考非易事 涉及复杂利益因素

深圳160信息网资讯  www.sz160.com  2012年12月5日  来源/作者 互联网

  日前,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贴出的2013年高考公告,彻底粉碎了 “非深籍”人士郭幼安的“异地高考”梦,在深圳学习了第九个年头的儿子郭俊,也不得不重返故乡湖北,与近50万考生竞争。

  “当我拿到这两张火车票的时候,我已泪流满面。10多年前来深圳谋生献青春,我儿子小学三年级就在深圳借读至今年高三。一纸规定,现在我得带儿子回湖北老家报名参考。我是赔了青春,还要赔我的子孙!无语,泪流,寒心!……”在回湖北报名的列车上,郭幼安写下了这条微博。

  久居深圳,依然是异乡学子

  今年42岁的郭幼安,湖北监利人。1998年南下深圳打工,一待就是十几年,属于典型的“在深圳奉献了自己的青春”。

  从白手起家到一家市场调研公司的副总,郭幼安说自己早已经和这个城市血肉相融。但如今,面对高考的屏障,至今未入户的他不得不再次为“外来人”身份感到焦虑和刺痛。

  由于是“非深籍”,郭幼安的儿子郭俊的就读路一路坎坷。自小学三年级来到深圳,郭俊每年的借读费都上千。中考时,本可以有条件冲刺福田中学的郭俊只能选择了为外来人员提供较多指标的平湖某私立高中。

  郭幼安没少为户口的事闹心。“最早的时候是入户难,门槛太高,自己的工作也不稳定。等到这两年可以购房入户了,孩子都上了高中了。”

  据历年来广东省高考方案规定,考生全家户籍在广东,且必须具备完整的三年广东高中学籍才能参加广东高考。换言之,即便是考生在高一时转入户口,也必须回原籍考试。

  这条规定阻挡了高考移民的大军,也同样把郭俊这样一类考生挡在门外。

  “想过把他送回湖北读高中,但孩子毕竟是未成年人,长期一个人是要出问题的。”自从把奶奶从湖北老家接过来后,郭幼安一家人就再没考虑过这件事。尽管和他情况类似的绝大多数人都是这么做的,但他坚持把孩子留在身边。“虽然可能要付出考不上大学的代价,但也不能让他有学坏的机会。”

  于是,留给他们的唯一出路,就是等待异地高考政策的出台。

  每当郭俊流露出压力大的情绪,爸爸郭幼安总是安慰他:“不用担心,到时政策会变的。”这两年,呼吁放开异地高考的呼声日渐高涨,在每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异地高考改革都会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今年7月,广东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工作方案(2012-2014年)》(下称“方案”)提出,广东要试行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在输入地就读学校参加中考、高考,探索省内高职高专院校接受外省户籍考生入学申请,鼓励外省籍高职高专学生毕业后在广东就业和入户。

  这个方案曾经一时间造成了轰动效应,也给郭幼安和儿子带来了一线曙光。然而如今,这些愿景都化为泡影。

  压力山大,广东难独寻突破

  千千万万个郭俊还在翘首以待。

  截至去年底,广东有339万外来工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就读,占全国1/3,且以平均每年25万人的速度递增。与此同时,在全国高考生源开始下降之际,广东高考生源持续增长,从2000年的10万余人猛增到了2012年的69.2万。

  经济大省的广东在“异地高考”上,到底能放开多少?

  12月4日,《人民日报》一则报道称:“广东异地高考方案正在抓紧制定,将于年底出台。而明年的高考不涉及此项内容。”

  本报记者就此致电省教委询问,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一切以最后出台文件为准,“具体时间还不清楚”。

  相对广东省的步履蹒跚,国内其他省市在近期纷纷出台了自己的异地高考方案,并给出了实施时间表。

  安徽省方案确定异地高考将在2013年实施,要求学生有高中三年在读学籍;福建、江西两省则把实施异地高考安排在2014年。

  而北京、上海、广东这几个地方迄今都没有出台本地的异地高考方案。

  “这其中,广东的问题最为尖锐。”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广东高考升学率低,录取名额少,竞争本就非常激烈。一些省市的开放政策很难给广东带来借鉴经验。在他看来,从解决异地高考所涉及的复杂利益因素分析,由于地方政府的作为空间有限,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异地高考方案很可能只是“不痛不痒”。

  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华南师大附中校长吴颖民也表示,高校招生指标是教育部给的,全国招生指标不调整,高考改革难谈突破。

  另外,异地高考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地区的基础教育资源承载力、相应配套的医疗设施、财政拨款、甚至当地交通都会因此改变。以深圳而言,如果高考“无门槛”在广东实施,那么到2014年,要满足一半初中毕业生进入公办普高,大约要提供4 .3万个学位。今年深圳的公办普高学位是29130个。两年内增加约1.4万个公办普高高一学位,意味着两年内必须再建10多所公办高中。

  而问题恰恰又在于这种输入是不稳定的,如果经济形势不好或是这边高考竞争压力比户籍地还大,这些家长和子女有可能又回户籍地。

  因此,多位专家在接受采访时称,在教育部没有进行全局统筹的情况下,短期内对于广东省突破异地高考并不感到乐观。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省教育考试院工作人员透露,7月份下达的“方案”眼下也只是提出了目标,如何操作,能否完成,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基本可以肯定的是,2014年恐怕也不会实现异地高考,就算有,也会是带着非常多的条件限制,或者极有可能是在现行高考利益格局下实现异地借考。因此这位工作人员建议非粤籍考生还是提前做好准备,不要过于乐观。

相关标签:异地高考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返回160首页

本地搜索

搜索:
右侧展示广告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修复IE--深圳160黄页信息--深圳企业信用查询--联系我们--法律顾问--友情链接
深圳160信息网 版权所有©2000-2009 sz160.com 粤B2-2004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