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资讯快递 > 关注民生 > 体育科目拟纳入高考担心变应试体育首页

体育科目拟纳入高考担心变应试体育

深圳160信息网资讯  www.sz160.com  2012年11月6日  来源/作者 互联网

  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初衷是为了保证学生每天的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深圳晚报记者 汪阳 摄

  说起高考,您一定会想到“分数论英雄”这句话,考出好成绩,就意味获得了一张跨进名牌大学的入场券。可是,这样的想法在以后可能行不通了,因为,未来身体素质也可能会成为高考重要的评价指标。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体育总局四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在体质检测方面,提出要探索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增加体育科目的做法,并通过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建设,对高考产生影响。

  现状令人忧

  深圳中小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

  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究其原因,还是希望敦促学生加强日常体育锻炼,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而就深圳学生的体质现状来说,让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显得尤为紧迫。

  根据稍早前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发布的《2011年深圳市国民体质状况公报》,深圳中学生体质合格率为88.4%,小学生体质合格率为89.5%,肺活量、坐位体前屈、50米跑、握力、立定跳远等单项指标均在下降。

  据悉,与2010年的测试数据相比,小学男子组肺活量、坐位体前屈“合格”以上率下降4个百分点,50米跑“合格”以上率下降4.1个百分点;中学男子组握力、立定跳远、50米跑“合格”以上率分别下降1.7、3.6、2.3个百分点;女子组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50米跑“合格”以上率分别下降4.4、3.0、6.4、2.3个百分点。

  事实上,深圳中小学生体质下降并非始于今日。早在2007年,便有政协委员提出《提高我市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案。提案引述监测报告称,2005年,深圳市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为89.70%,比2001年下降了3.3个百分点;深圳市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的视力下降率分别达到了25.60%、65.00%和76.70%,分别比2000年上升了6.50、5.59和1.28个百分点。

  家长有话说

  “应试”体育恐成走过场

  对于把体育科目纳入高考评分体系,深圳的家长们反应不一。有的家长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毕竟在一切向“高考看齐”的现实情况下,这样做能让学校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不过,也有家长担忧,这样的“应试”体育,是否能真正让学生获得健康的身体,还值得商榷。

  “现在深圳虽然还没有将体育纳入到高考中去,但在中考时,已经有了体育测试。是不是到时候也参考中考的模式,对高考体育科目进行测试?”王妈妈的儿子今年9月刚上高一。回忆起半年前的中考体育考试,她坦言,孩子班里的同学多是临时抱佛脚。至于为了提升体质,让孩子拥有健康锻炼意识这一目标,王妈妈感叹“完全没有达到”。

  也有家长表示,体育项目应考存在较大的偶然性和不稳定性,如何做到公平公正显得尤为关键。更有家长担心,体育科目加入高考评分体系,会不会为另一种权力寻租提供了方便,届时,如何做到透明和有公信力,也需要在制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把体育科目纳入高考综合评价体系是‘做什么’的问题,可是比起这个,‘怎么做’也显得更为重要。首先,我们的制度要公平公正,做到透明。在此基础上,也要让孩子形成自觉锻炼的意识。”家住宝安的潘先生说。


上一页12下一页
相关标签:高考科目 体育科目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返回160首页

本地搜索

搜索:
右侧展示广告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修复IE--深圳160黄页信息--深圳企业信用查询--联系我们--法律顾问--友情链接
深圳160信息网 版权所有©2000-2009 sz160.com 粤B2-2004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