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深圳交通 > 交通动态 > 深圳地铁动态 > 深圳地铁建设大事记首页

深圳地铁建设大事记

深圳160信息网资讯  www.sz160.com  2010年4月14日  来源/作者 百度

  深圳的干部很有远见,时任市规划局负责人何家琨提出的轻轨走线跟现在地铁走线几乎一致,这为深圳地铁打下了好底子。不过,在选择地面铺轨还是地下铺轨的安排上有分歧。当时国家批复的是修建轻轨而不是地铁,轻轨如果走地面线与深南大道平行,那深南大道上无法设置车辆掉头处,如果是修高架线,则至少需要高过地面5米,将影响深南大道景观。几经研究,我们又去香港调研,觉得香港地铁都建成使用了十几年,而深圳发展速度快,不应该比香港落后,最后建议将1992年建设标准进行修改,提高标准,建地铁。

  国产化让地铁项目起死回生

  正当我们满怀激情投入地铁建设时,突然遭遇了一个致命打击。1995年,国办颁发了《关于暂停审批城市地下快速轨道交通项目的通知》,深圳地铁项目一下子陷入停顿。“一开始大家有点沮丧,觉得完了,恐怕要过些年才能建地铁了,心里又不甘心。”

  最艰难的时候,时任国家计委投资司司长张国宝专门来深圳作讲解,解释深圳地铁项目为什么要停。难得的是,张国宝为深圳地铁项目指明了一个新出路,即国产化,他还专门作了一个设备国产化专题报告。张国宝说,深圳地铁在国产化率上如果能实现60%以上,则可建,深圳还可借此机会成为地铁国产化的依托城市。另外,规模不要太大,不要一次就修39公里,可分段进行。

  这对深圳地铁项目无异于雪中送炭,我们也不茫然了,赶紧行动。为此,深圳主动调整并缩小地铁建设规模,线路由罗湖火车站至世界之窗,同时加紧研究设备国产化方案,拟订降低工程造价的具体措施。那时,建行铁路支行给深圳地铁8000万美元国际信贷额度,也就是说,地铁购买进口设备不能超过这个数。列车是地铁的核心设备,我们就与庞巴迪公司进行合作,购买一辆完全进口的列车,其余则由庞巴迪在国内的合资公司提供,仅此一项就省下大量外汇。最终,深圳地铁列车的国产化率高达70%。

  变身跨境轨道接驳工程,终于获得“准生证”

  从1995年到1997年,深圳方面一直在为让地铁获得一张“准生证”殚精竭虑。事情的转机出现在1996年底。那时,香港拟把铁路引到落马洲,用大运量的轨道交通工具把客流送到口岸。陈锡贤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利用与香港对接、解决过境大量客流的机会,将地铁工程改名为罗湖、皇岗/落马洲口岸旅客过境轨道接驳工程,对整个工程构架进行调整,规模明显缩小,仅14公里,拟建1、4号两条线,其中,1号线从罗湖到香蜜湖,4号线从皇岗到红荔路。该方案在1996年12月提交深圳市政府,1997年1月即获批复,同时还批了120万元进行预可研工作。

  对深圳地铁项目而言,香港回归是最好的推动力。在香港回归前,港英政府与广东省有一个合建机构,名为中英关于香港与内地大型跨境基建协调委员会(ICC)。香港回归后,ICC第一次会议在深圳召开,这标志着大型跨界基建项目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97年10月,当时的李子彬市长向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钱其琛汇报深港西部通道建设问题,同时汇报了罗湖、皇岗/落马洲口岸旅客过境轨道接驳工程,国务院领导对该项目提出了一些要求。随即,深圳根据指示,对项目建议书进行了4点补充修改,进一步强调该项目是为了满足深港过境客流日益增长的需要,并降低造价及投资估算,提高车辆、机电设备国产化率。

  1998年5月,喜讯传来,国家计委同意批复深圳地铁项目立项,项目名称为深圳地铁一期工程,深圳地铁终于拿到“准生证”。

  根据国家计委批复的文件,一期工程只能修到香蜜湖,可车辆段设在竹子林,意味着列车没法“回家”。于是,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线路又向西延长了4公里多,到了侨城东站。这时,又有新情况,大量的客流都集中在世界之窗,为了吸引更多客流,地铁应该再向西延伸,幸运的深圳又得到了关照,1号线如愿延长到世界之窗站,以此作为一期工程一号线的终点。

  【链接】

  深圳地铁建设大事记

  1998年5月 国家计委批准“深港罗湖、皇岗/落马洲口岸旅客过境轨道接驳工程”项目建议书,工程获得立项,并更名为“深圳地铁一期工程”。

  1998年7月 经市政府批准,深圳市地铁有限公司经工商注册正式成立

  1998年12月 地铁市民中心站围护结构工程与市中心区其它五大工程同时奠基开工

  1999年4月 国家批准《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批准深圳地铁开工建设

  1999年5月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被列为1999年度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2002年1月 深圳地铁获得以国家开发行为牵头行、中行和工行作为参与行的银团提供的32亿元人民币长期贷款,一期工程30%自筹资金得到落实。

  2002年4月14日 地铁1号线延长段通过初步设计评审。

  2004年4月28日 深圳地铁首列车抵达竹子林车辆段。

  2004年12月28日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通车试运营。

  后记

  自1998年地铁项目正式获批后,深圳开始大步踏入地铁时代。

  2004年,地铁一期全线建成通车,深圳人终于坐上开往春天的地铁。随后,深圳启动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建设,1、2、3、4、5号线同时动工兴建,及至2011年这5条线路全部建设,地铁线路总长将达178.8公里,共131个车站,初步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地铁网络,市民出行将更为方便快捷。

  从2010开始,深圳继续扩充地铁线路,轨道交通三期工程将于今年展开,到2020年将完成包括4号线延长段以及6至 12号线的建设。三期建设的地铁线路合计长度252.6公里,车站总数量147个。加上2020到2030年计划建设的远期线路,到2030年,我市将建设16条总长约589公里的轨道交通线路。


上一页12下一页
相关标签:深圳地铁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返回160首页

本地搜索

搜索:
右侧展示广告
广告服务--修复IE--深圳160黄页信息--深圳企业信用查询--联系我们--法律顾问--友情链接
深圳160信息网 版权所有©2000-2009 sz160.com 粤B2-2004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