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深圳交通 > 交通动态 > 深圳公交无家可归首页

深圳公交无家可归

深圳160信息网资讯  www.sz160.com  2010年3月23日  来源/作者 南方都市报

  

  华强北排队等待上车的乘客。原本应该早就投入使用的公交场站,至今仍无动静。

  根据汇报的材料,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场站从项目立项到开工建设要涉及15个部门,34道审批环节,约610个工作日,差不多需要2年时间才能审批完,这个速度怎么行呢?        ——— 市政协副主席余晖鸿

  场站就好像公交车的家,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公交车无家可归。

  ——— 深圳市交通场站建设公司副总经理朱江

  一边是增加运力的压力,另一边确实车辆无处可停,只能停在路边。       ——— 公交企业负责人

  公交先行,民心所向。相关政府部门不断推出各种政策措施,但公交供需矛盾仍然巨大,上下班高峰期乘公交难问题尤为凸显。运力不够、运速缓慢、场站缺乏,看似互不相连的三个因素都指向公交的配套硬件———场站。购买大巴投入运营,需要场站容纳进行停放及保养;造成大巴“列车化”运速缓慢的原因之一,也是场站不够。

  目前深圳公交场站用地需求达240公顷,但实际只有118公顷,缺口高达51%。多个公交场站的规划用地,频频被占用,而且长达数年,场站建设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公交发展的瓶颈。

  缺少场站公交无家可归

  “场站就好像公交车的家,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公交车无家可归。”深圳市交通场站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江无奈地说,讨论已久的公交乘车难问题众多声音中,大多将问题的焦点和出路放在增加运力上。而事实情况是,如果没有场站建设的相配套,目前就已经矛盾突出的场站问题,将更加雪上加霜。

  作为深圳市唯一专门的公交场站管理机构,深圳市交通场站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场站公司”)主要任务是加强公交场站的管理,促进公交一体化及整个公共交通服务水准的提升和物流事业的发展。朱江介绍说,这个很少见诸报端的重要管理机构只是政府购买服务的体现,并不直接参与公交场站的建设。但作为一个涉及到公共交通的重要机构,有必要向市民解释场站建设的重要性。

  朱江介绍说,场站具有旅客运输组织、车辆运行组织、旅客集散、中转换乘、多式联运、通讯信息和综合服务等功能,在整个道路旅客运输过程中发挥着枢纽作用。其中与市民最直接密切相关的,便是场站的首末站疏导客流作用。“在市民比较集中的居住区或者是岗位密集区设置场站,这样首末班车就能疏导大量的客流,缓解这些区域的高峰期出行难问题。”朱江举例说,2009年6月接收使用的民治场站占地一万平米,可提供一百余辆公交车的停车位,停放4条线路,大力缓解了民治片区运营公交车辆停车难问题。

  乱停乱放屡遭投诉罚款

  “一边是增加运力的压力,另一边确实车辆无处可停,只能停在路边。”三家专营公交企业负责人都曾表示,场站问题由来已久,相关的改善措施力度却最弱。由于公交场站严重不足,“乱停放”已经成为深圳市公交系统的一个普通现象。早在3年前,一名公交车队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就称,车队一个月曾接到过400多张罚单,共计罚款8万多元。而直到现在,在上下沙附近,一到傍晚就有不少公交车在此“歇脚过夜”,不少车辆设施被盗。附近不少市民也因为公交车停放扰民,而频繁向媒体投诉。

  2007年8月至9月,深圳市审计局曾对2004至2006年深圳市财政资金支持公汽运营的绩效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调查结果中总结的六大问题中,涉及场站建设问题占了一半:财政对公交场站建设的投入不足,公交场站缺口严重;公交场站规划缺乏刚性,场站建设进展缓慢;公交停靠站不足,站点设备简陋、设施不完善。

  调查结果中称,按深圳市公交整体规划要求,深圳市场站用地合理需求约为260公顷,即使算上企业自建和临时租用的场站,全市场站用地缺口仍高达约140公顷。由于场站不足,部分公交车夜间无停放地,只能占用市政道路停放,既妨碍了交通,又不利于安全管理。而前不久深圳市交委公布的一份数据表明,由于历史欠账过多,全市公交场站用地需求240公顷,实际118公顷,缺口高达51%。目前有2111台公交车需要夜间在路边停放,主要客流集散地缺少场站,无法储备高峰运力,导致高峰期公交集中疏散能力受限。

  用地频被占用审批漫长

  对于公交场站缺口巨大的原因,深圳市审计局的审计调查结果曾作出过多种分析。调查结果中称,由于全市土地资源稀缺,规划中的公交场站有部分用地难以落实,影响规划的可操作性,造成有规划而无地建的尴尬局面。场站规划与土地开发规划的衔接度不够,缺乏一定刚性,影响场站用地的落实。调查结果中举例称,“避风塘公交站工程建设用地被蛇口街道办事处用作公园场所;清水河公交站建设用地被鹤围村占用;龙珠西公交站建设用地被西丽街道办事处建成体育活动中心。这些问题经市领导、市交通综治办多次协调未得到解决,严重阻碍了公交场站建设”。而昨日下午,深圳市交委方面证实,直到目前,这些在2007年就被审计部门点名的多个占用场站,到目前仍未解决问题。

  “深圳的用地这么紧张,这是场站建设的最大障碍。”一公交专营企业负责人表示,之前提议的用专用高速接驳解决高速限载问题的方案,也因为缺乏场站建设用地而作罢,而更多的场站建设因为用地涉及片区综合开发、旧村改造、用地在农田保护线或生态控制线内等一系列问题,搁置至今,仍在艰难协调。而因为场站建设涉及到国土规划、财政、交通等多个部门,报建过程往往异常漫长。


上一页12下一页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返回160首页

本地搜索

搜索:
右侧展示广告
广告服务--修复IE--深圳160黄页信息--深圳企业信用查询--联系我们--法律顾问--友情链接
深圳160信息网 版权所有©2000-2009 sz160.com 粤B2-2004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