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资讯快递 > 关注民生 > 深圳十年间流行的十个关键词首页

深圳十年间流行的十个关键词

深圳160信息网资讯  www.sz160.com  2012年11月8日  来源/作者 互联网

  十年,在深圳经济特区32年历史中,占去了近三分之一的时光。十年间,总有一些人和事让我们感动;十年间,总有一些词语让我们铭记。让我们一一提炼出这些特定词语里的精髓,寻找到这些词语里折射出来的城市发展轨迹,焕发出属于它们的光芒,并此以献礼十八大。

  1特区一体化

  词语解读:深圳因特区而生而荣,特区的版图之变无疑当列头号词语。所以,在2010年7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迎来建立三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送上了一份厚礼:特区扩大至全市。这意味着在较大市立法权覆盖全深圳的同时,特区立法权——深圳仅剩的“特”之处——也可以覆盖全深圳。它赋予深圳开拓创新一柄尚方宝剑。特区一体化和城市化的列车因之轰隆隆驰来,在今年的政府投资计划中,原特区外安排资金占总投资额的83%,原特区外正在迎头赶上,带给深圳发展的推力巨大。

  数据U盘:深圳经济特区土地总面积为1991.64平方公里。2012年市政府在原特区外共安排投资383.3亿元,占总投资额83.1%。

  2深圳质量

  词语解读: “深圳质量”这个词是市长许勤在2011年1月16日深圳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的。也许有些人对这个词语还有点疑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深圳质量”无疑是一块闪亮的标牌,指示着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转变的方向。

  数据U盘:深圳质量在资源能源消耗上得到最好的注释。2011年,深圳万元GDP建设用地下降11.9%;万元GDP能耗和水耗分别下降到0.47吨标准煤和18.7立方米,均为全国最低。

  3地铁

  词语解读:2004年12月28日,千呼万唤的深圳地铁1号线开通了,深圳成为当时国内拥有地铁的第四个城市。地铁4号线随后建成开通。再后来,1号线延长段、4号线延长段、2号线、3号线、5号线,5条地铁线于2011年大运会开幕前同时通车,西到机场,东到龙岗老城,深圳地铁基本覆盖全市。乘坐地铁上下班,已经成为深圳人绿色出行的标志。地铁时代,揭开深圳市民文化新篇章。

  数据U盘:目前深圳拥有1、2、3、4、5号线总计5条地铁,总里程178公里,日均客流量超过200万人次。7、9、11号线最近已经动工或即将动工。

  4前海

  词语解读:前海!前海!前海!这是世界对前海的瞩目,也是深港对前海的期盼。作为党中央、国务院送给深圳经济特区30周年生日的礼物之一,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规划的获批,开启了深港合作的新里程。在深圳和香港都遭遇发展瓶颈的时刻,只有15平方公里的前海,被寄托了深切的希望。目前,前海合作区已进入叠加推进实施详细规划和试验段建设阶段。

  数据U盘:根据规划,到2020年,前海的区域经济总量将会达到1500亿元,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和世界服务贸易重要基地。

  5深港自由行

  词语解读:几年前,香港人来深圳买菜;几年后,深圳人到香港打酱油。几年前,深圳人到香港主要是为了购买电器、化妆品、名牌服装,几年后,深圳人到香港带回来的是一罐罐的奶粉;一包包的日用品,还有在香港出生的孩子。仅数年间,深港之间居民往来发生显著的转变,深港自由行功不可没。自从2009年4月推行“一签多行”以来,深圳人去香港的频次大大增加,购物的范围大大拓宽。

  数据U盘:据深圳市零售商业协会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深圳市民每年赴港购物金额约为200亿元人民币,经常去香港购物(每月至少1次)的比例从2010年的19.36%上升到了25.30%。


上一页12下一页
相关标签:深圳十年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返回160首页

本地搜索

搜索:
右侧展示广告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修复IE--深圳160黄页信息--深圳企业信用查询--联系我们--法律顾问--友情链接
深圳160信息网 版权所有©2000-2009 sz160.com 粤B2-2004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