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深圳教育 > 教育信息 > 高中教育应该怎么改 众说纷纷首页

高中教育应该怎么改 众说纷纷

深圳160信息网资讯  www.sz160.com  2009年11月23日  来源/作者 中国青年报

  教育改革一直是社会各界长期关注的热点话题。近日,北京大学在2010年自主招生中采用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消息再次把人才培养模式的话题推到了公众视野,并在高中教育界激起千层浪。多元化人才的培养已经不只是高等教育的“专利”,高中教育界也在集体思索。日前,由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安博教育集团、北京

  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联合举办的“2009首届安博教育高端论坛”,把对高中阶段如何办教育的讨论推向了又一个高潮。

  高中学生评价标准不应是唯分数论

  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多元化”需求。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教育的评价机制成为议论的焦点。传统的唯分数论的学生评价标准已不容置疑地受到挑战。

  课程多、考试多、作业多、运动少、睡眠少、实践少,是传统的学生评价标准下中学教育的典型特征。苏州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陈丽霞认为,“这种评价标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曾明确指出,普通高中是在9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也就是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因此,高中教育的育人目标,是人格健全有智慧,全面发展有特长。”

  “学科类、非学科类人才都是国家的栋梁,都应得到学校的重视。”上海敬业中学校长郑大中补充道。

 
  “有的学生可以高分考入名牌大学,但人格不健全,心理承受力差,遭遇逆境就过不去坎,甚至自杀,这样的高分学生怎么能服务社会呢?”福建省晋江毓英中学校长张鹉表达了对以分数论人才的担忧。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对此深表赞同:“分数很重要,就业也很重要,但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也不应成为评价学生和教育质量的最高标准。”朱永新说,“培养美好人性、塑造美好人格以建设美好和谐社会,才是教育的最高目标。”

  事实上,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尽管对以塑造人性为核心还是以培养技能为核心的两种教育目标的争论尚难分难解,但是打破唯分数论的传统学生评价标准已日渐成为共识。然而让人尴尬的是,从实践看来,打着素质教育旗号仍走传统路线的案例不在少数,分数、升学率还在继续束缚老师、学生的身心。对此,不少与会专家呼吁,首先学校应自觉认识现代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内涵,教育应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而不是只追求三年短期教育成果;同时,要建立更有利的政策和舆论环境,比如对学校的评价也应多元化,把是否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是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否帮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和是否促进个人专长的发挥等作为评价学校的标准。

  示范性高中不能只示范升学率、获奖率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建立的“一定数量”的示范性高中,到如今“遍地开花”的示范性高中,“示范性”已成为高中教育的一个关键词。对此,社会评价褒贬不一,核心问题还是集中在示范性高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上。那么,示范高中到底应示范什么?

  鲁迅曾说,不但产生天才难,单是有培养天才的泥土也难。作为一所有着260年历史的名校校长,郑大中把营造优异的学校文化、提供培养人才的肥沃土壤视为高中教学的立教之本,这是“适应多元化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北京大学此次出台“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内涵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论点,而“示范性高中当敢为人先”。

  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游泳馆,但学校的游泳队却曾经12次代表上海市参加游泳比赛,有特长的学生学习成绩照样好;多名学生获得发明创造大奖……郑大中把这一系列荣誉归功于学校始终倡导的敬业精神和宽松的人文环境。“学校文化具有渗透性,学生在这种文化氛围里接受长期熏陶而塑造出来的一种素质,不论是知识性的、心理性的,还是行为上的,都将使他受益终身。”郑大中说。

  专家们还指出,如今很多学生虽然学位拿得高,但大多是被教育一步步推到行业中去的,未必是自己的主动选择,这也是现在我们国家很难出大师级科研精英的重要原因。“让学生通过一种学习氛围的长期熏陶来形成持久的学习兴趣,变被动灌输为主动探索,甚至使学生在个性专长方面尽早发掘出潜力,对高中学生将来做出合理的学业、职业规划,找到自身的成长点非常关键。”国家总督学顾问、中国教育协会副会长陶西平说。河南省淮阳中学分校校长朱丽峰则表示:“创造一种能帮助人才真正发挥价值的教育文化如今看来愈发重要。”


上一页12下一页
相关标签:高中教育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返回160首页

本地搜索

搜索:
右侧展示广告
广告服务--修复IE--深圳160黄页信息--深圳企业信用查询--联系我们--法律顾问--友情链接
深圳160信息网 版权所有©2000-2009 sz160.com 粤B2-2004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