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深圳教育 > 教育信息 > 大学扩招致教育资源捉襟见肘 教育质量如何首页

大学扩招致教育资源捉襟见肘 教育质量如何

深圳160信息网资讯  www.sz160.com  2009年10月30日  来源/作者 QQ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作为一个教育大国正在迅速崛起。然而,规模扩大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捉襟见肘,对教育质量的提高带来挑战:师生比过低,班级过大,一位导师带几十名研究生……

  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跨越式发展的实现,提高质量便成为当务之急。在我们的大学里,如何实行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如何引入名副其实的淘汰机制?如何改变“严进宽出”的现状?如何使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这些都是亟待破解的难题。正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列为重要内容。

  从本期开始,《教育视界》将推出“话说教育质量”系列报道,以期引起全社会都来关注教育质量,为提高教育质量献计献策。

  教育部统计显示:1999年大学扩招30万,2009年大学招生规模首次突破600万。

  大学教育的“饼子”越摊越大,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有用人单位指出,当前大学教育质量下滑,形成了“今天的博士不如5年前的硕士,5年前的硕士不如10年前的本科”的贬值链。

  这种现实,对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严峻考验。大学教育质量,靠什么样的评价机制来保障?我们的人才培养,如何才能越来越好?

  川大改革引出论文存废之争

  论文越写越“水”?

  作为学生毕业标志的论文设计实行多样化,其目的是回归教育的本意,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科学评价

  不写毕业论文,编导类专业学生可以拍纪录片,新闻专业毕业生可以写调查报告……前不久,四川大学出台《关于坚持“高质量、多样化”原则进一步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补充意见》,对外宣布“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该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可以多样化”。

  一石激起千层浪,川大的改革引起学界关于论文存废之争。原来一个本科生要毕业,必须过必修课考试和毕业论文考核,如果取消论文考核,如何保障本科生的质量?有人质疑。

  “本科生网上拼凑论文的事件屡见不鲜,原本的论文考核已经失去意义,我们只是回到了教学方法改进的专业轨道上。”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张小元表示。

  “培养过程中评价体系的缺陷,才造成衡量学生仅仅依靠量化的论文评定。这次争论回归了教育的本意。当前,我们的大学教育并没有对学生形成真正的评价体系。”教育问题研究专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以往的大学教育,不重视学生独立思考和课堂交流与辩论,只是粗放、灌输式教育,许多大学生只会应付考试,毕业时抄拼出一篇所谓的论文,高校学生论文因此只有结果,学习写作过程是空白。当前,许多学生平时热衷于在外打工赚钱,美其名曰增加社会经验;更多的学生在报考学校、专业时,考虑的是该学校、专业对以后的就业是否有利;而在学习过程中,也是挑选有利于就业的专业课去听讲,却对重在基础素质培养的文化修养课程视而不见。

  “大学培养不能由一纸论文来评价,这一课应该由综合素质评价来补。”熊丙奇表示,令人欣喜的是,有些地方在大学“入口”已经利用新的评价机制并发挥作用。2009年的高考(论坛)招生中,12名高分考生因为“综合素质评价低”而又不服从志愿调剂被山东临沂师范学院退档,同时也有刚上投档线的考生因为“综合素质评价高”被录取。

  “完善有效的评价机制,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制度保障。我认为这种评价机制应该是动态的综合评价。”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欧阳康教授指出,学校不仅要把眼光盯在学生进校时的状态,还要看重学生走出校门时,经过学校塑造达到什么程度,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提升力;不仅把眼光紧紧盯在成绩上,更要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充分体现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


上一页12下一页
相关标签:教育资源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返回160首页

本地搜索

搜索:
右侧展示广告
广告服务--修复IE--深圳160黄页信息--深圳企业信用查询--联系我们--法律顾问--友情链接
深圳160信息网 版权所有©2000-2009 sz160.com 粤B2-2004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