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资讯快递 > 关注民生 > 七岁留守小顽童圆了深圳读书梦首页

七岁留守小顽童圆了深圳读书梦

深圳160信息网资讯  www.sz160.com  2012年11月23日  来源/作者 互联网

  7岁的四川娃左鹏程,在深圳热心人帮助下入读深圳园岭外国语小学二年级,终于圆了在深圳的读书梦。调皮的左鹏程依然调皮,但聪明本色不改,零基础跨年级学习英语无任何压力,酷爱阅读,解决问题能力强,短时间之内已经成为老师、同学们眼中的“小博士”。11月13日,谈起自己的“名气”,左鹏程在接受采访时候如此调侃自己:“我已经在同学中‘臭名远扬’了!”

  不知把感谢的水端给谁

  左鹏程出生于深圳,父母为他取的名字也与鹏城紧密相连,母亲余超琼在福田区当清洁工。11月13日晚9时30分,在福田区南天一花园小区的出租屋,左鹏程坐在铁架床上看电视,等着母亲回家。15分钟后,熟悉的脚步声传来,他从床上下来站着等母亲进门。

  依旧是十几平方米的电梯房,没有窗户、空调,两张并排的双层铁架床,一把破旧的吊扇。“管理处帮忙调到这里,说小孩唱歌不会吵到旁边的人了。”因为练歌、唱歌,左鹏程在7-8月份没少被周围住户投诉,确定能在深圳读书后,管理处协调把他们从三栋调到一栋,住处格局不变,但左鹏程唱歌不会影响其他住户。余超琼理解,“大家都方便”。

  余超琼因调班,这几天均在21时30分之后回家。“不想每天做到这么晚,在家里督促小孩读书重要,正常是晚上7点半就到家。”因热心人士帮忙,左鹏程有了在深圳读书的机会,但她担心小孩不用功,辜负他们,“他就怕回去,我说如果你成绩跟不上,只能送回老家去”。

  左鹏程到深圳读书的想法源于余超琼与雇主的一次闲谈。“做钟点工时聊起小孩学习问题,提到我小孩想在深圳上学,当时只是随便提提,没有放在心上。没想到把他送回家之后,便有人联系说有希望,有好多人帮忙解决了。”8月27日,左鹏程回到深圳,静候着上学的通知,因为程序问题,他在正常开课1周后才入学。

  “入学当天,我在校门口等,一辆车里出来三个人问我是不是留守儿童的妈妈,我说是,他们便让我去六楼办手续。我问能不能请他们喝杯水,他们说什么也不要,只希望你小孩好好读书,要不对不住几个帮助跑路的。”余超琼说,把入学材料交给学校,把小孩领到班里也就几分钟,出来想再跟帮忙的三个人打声招呼,他们已经离开,“想要跟他们说声谢谢,可现在跟谁说去?联系不到,看不到,想端杯水表示感谢都不知道端给谁”。

  文化课不难 最难是形体课

  在36人留守儿童合唱团中,左鹏程年纪最小,但名气很大。“每天要喊他的名字让他安静下来投入排练,而且不是一次两次。”合唱团老师周梦琪对这位调皮、好动的学生特别有印象,“不过关键时刻还是靠得住,一个半钟的演出没出什么差错。”

  但是,左鹏程还是把调皮、好动带到了新环境。由于教材版本差异,左鹏程在园岭外国语小学的数学课程难度比在老家时大,再加上到深圳前根本没学过英语,余超琼一直担心他跟不上,会厌学。直到几次考试成绩出来,她才放心些。

  “数学跟得上,英语只要新教的都能懂,能考个98分以上。烦恼还在,太好动,同学投诉到老师那里说影响学习了。”左鹏程也承认,文化课学习不难,最难的是形体课,“很难很难,就是坐姿要求保持12分钟,我做不到!”

  班主任黄春丽透露,左鹏程在学校是比一般学生调皮,15-20分钟的升旗时间他坚持不了,会蹲下去;做操时,踢腿运动会踢人屁股,伸展运动会把手绕到别人身上去,“我跟几个任课老师也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会有些毛病、不足,他带着原有的习惯进入新环境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教育上尽量少批评,多肯定、鼓励,现在孩子的习惯有改观了”。

相关标签:留守儿童 深圳小学

相关信息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返回160首页

本地搜索

搜索:
右侧展示广告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修复IE--深圳160黄页信息--深圳企业信用查询--联系我们--法律顾问--友情链接
深圳160信息网 版权所有©2000-2009 sz160.com 粤B2-2004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