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资讯快递 > 行业资讯 > 2010最易让网民“丢钱”的十大陷阱首页

2010最易让网民“丢钱”的十大陷阱

深圳160信息网资讯  www.sz160.com  2011年1月25日  来源/作者 baidu

  

  虚假购物网站是2010年增长最快的一类欺诈网站。

  春节临近,网上办年货、订机票火车票回家已成为许多网民的过年习惯。伴随着网上消费的火爆,网银、第三方支付账户等网民的“网上钱包”,成为了木马和钓鱼欺诈网站窥伺的目标。国内网络安全服务商360安全中心发布监测报告指出:2010年国内新增游戏盗号、网银盗号和支付劫持类木马2.18亿个,新增欺诈网站62.95万家。据估算,这些木马和欺诈网站去年给中国网民造成了51.9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受害者大多为中老年人群。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度网民面临的十大“丢钱”陷阱分别是:购物欺诈网站、股票或彩票欺诈网站、游戏盗号、木马劫持网店交易资金、QQ盗号及借钱诈骗、假冒网银页面钓鱼、网上黑药店、窃取用户隐私敲诈、虚假中奖信息,以及木马删除重要文件后敲诈“数据恢复费”。

  网络安全专家预测,在团购热和微博热的潮流下,这两类应用将成为2011年黑客攻击和钓鱼欺诈的重点领域。以下为2010年度“最易让网民丢钱”的十大类陷阱详情:

  陷阱

  1虚假购物网站

  流行度:★★★★

  虚假购物网站是2010年增长最快的一类欺诈网站。此类网站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冒牌的知名购物网站,当“黑店”店主在和顾客交流时,往往把页面相似度极高的钓鱼页面链接发给顾客;第二种是以超低价格设置消费陷阱的山寨购物网站,主要传播方式是针对机票等热门商品进行搜索引擎优化。网络安全专家在2010年共发现65291家虚假购物网站,累计拦截其访问量2.65亿次。

  威胁度:★★★★★

  虚假购物网站的危害在于欺骗网民付钱后却不发货,甚至直接盗取受害者的支付宝账户。最雷人的虚假购物网站,是先以iPhone4等热门商品的“快递单号”骗取部分定金,实际上快递过去的却是闹钟或砖头。专家测算,如果每家购物欺诈网站非法获利1万元,中国网民去年全年因网上购物被骗的经济损失至少为6.5亿。

  网络安全专家建议:网上交易前一定学会认准官网网址,不要轻信陌生的购物网站。

  陷阱

  2通过邮件打开“网上银行”

  账户密码易泄露

  流行度:★

  伪造银行官网的钓鱼欺诈网站不多,但得手一次就意味着大笔的金钱收益。银行类钓鱼欺诈网站主要通过电子邮件传播,360在2010年发现其数量为1044家,为用户拦截的访问量接近13万人次。

  威胁度:★★★★★

  网上银行具有安全登录的控件,普通木马很难直接窃取中招电脑的银行账户和密码。所以在网银安全威胁上,用假冒的银行网站来套取密码成为不法分子最常用的招式。专家发现,一些黑客软件能够伪造银行官网后缀的电子邮件,再以“冻结账户”等名义大量群发恐吓邮件,欺骗中招网友点击邮件中的钓鱼欺诈链接,具有极强的迷惑力。根据公安机关披露的网银失窃案例数据估算,2010年,此类钓鱼欺诈网站造成的经济损失在6000万元以上。

  网络安全专家建议:360安全浏览器为国内主流网上银行配备了地址栏“铭牌”作为防伪标志,没有“铭牌”的必然是欺诈网站。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返回160首页

本地搜索

搜索:
右侧展示广告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修复IE--深圳160黄页信息--深圳企业信用查询--联系我们--法律顾问--友情链接
深圳160信息网 版权所有©2000-2009 sz160.com 粤B2-2004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