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深圳交通 > 交通动态 > 深圳公交动态 > 听证会焦点:出租车是公交还是高消费(1)首页

听证会焦点:出租车是公交还是高消费(1)

    

听证报告写明属后者,多名市民认为属前者,听证代表、业内人士意见不一
的士是公交还是高端消费品?在上周五召开的出租车运价油价联动机制听证会预备会议上,几名听证代表为此当场争辩了起来。
昨日,本报接到多名市民热线,他们认为深圳的士起步价已是全国最高,没有理由还要涨价。的士定位与其价格密切相关,到底它是否属于公交?记者昨日采访了专家、市民、出租业内人士,发现他们也各有说法。
听证报告
出租车只是公交的补充
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初期深圳的出租车行业开始发展,由于当时主要服务对象为港澳及差旅人士,因此是按照“低于香港、高于内地”的原则制订的。深圳红黄的运价是在1994年运价结构基础上,于1996年9月增加了在起步价中0.5元/次的公路建设基金制订的。其中红的起步价12.5元/3公里,每公里2.4元,候时费则高达0.8元/分钟。虽然深圳的运价明显低于港澳特别行政区,但起步价以及候时费两项均为全国最高,公里价也位居全国前列。
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的士已经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此次由听证申请方深圳市出租汽车协会公布的出租车油价运价联动机制听证报告上明确指出,“出租小汽车行业是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重要补充”,出租小汽车提供的是点到点的快捷直达的运输服务,主要满足的是部分非常规的、个体化的出行需求,因此“具有较高出行消费的特征”。
听证报告还指出,出租小汽车相对其他公交方式而言,占有资源及能耗均较大,政府对出租小汽车的规模实行严格的控制,其中价格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因此,出租小汽车的价格不同于常规公交,政府可对常规公交低价的损失实施补贴,而对出租小汽车经营成本增加,一般是采取相应调整价格的方式解决。
市民反馈
的士价高必须公交发达
在上周五召开的听证会预备会议上,专家代表毛慧公开表示的士不属于公共交通,当场就有消费者代表提出质疑。昨日,她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有几名市民打电话给她表示不赞同她的观点。
到底的士是不是属于公共交通?它的价格是不是应该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对此,昨日拨打本报热线的一些市民提出了不同意见。有市民认为,谈的士定位不能脱离国情。香港的出租车价格很高,但其前提建立在公共交通非常发达的基础上。目前深圳轨道交通不完善,公交车线路设置不合理票价也不便宜。如果的士价格再往上涨,只能让市民去购买私家车,并提高私家车使用率,让深圳交通进一步恶化。
● 正 方
出租车当然属于公交
市民提出,的士为市民服务,有一定公益性
听证代表郑祖华
定位高端是逼市民买车
消费者听证代表郑祖华认为,的士应该属于公交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它的定位比公交大巴、地铁要高端,但绝不是高端消费品。她说,随着大家收入日益增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能打车了。也许,对于每月只拿几百元的打工阶层来说,是奢侈品,但对于广大的白领阶层,不应该定位为高端消费品。
她说,深圳已经取消了小巴,也禁止开摩托车,而一些线路公交大巴并没有及时补充跟上去,市民要去一些比较偏僻的地方或者有急事,就只能打车。市民的选择除了大巴就是的士。因此她认为,在现阶段的深圳的士应该是公交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对公交大巴的补充,让市民多了一种更为舒适、快捷的公交选择。如果说把它定位为高端消费品,价格涨得高高的,对老百姓出行更不利。比如一些中学生为了安全,家长都愿意他们打车,但价格涨得太高,家长只能开车去接。因此她认为,的士应该能让普通市民都坐得起。如果定位为高端消费品,无疑是鼓励市民开私家车,买私家车,让道路更加堵塞。

广告服务--修复IE--深圳160黄页信息--深圳企业信用查询--联系我们--法律顾问--友情链接
深圳160信息网 版权所有©2000-2009 sz160.com 粤B2-20040803